高血壓屬於臨床上的慢性病,需要長期規律服藥治療,而放血並不能治癒高血壓。中醫放血療法的作用是透過特定穴位放血,協助降壓。儘管這種治療對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但並不能完全治癒高血壓。放血療法在中醫辨證中對肝陽上亢型和瘀血阻絡型患者效果較好。肝陽上亢型病人常常出現頭暈目脹、眩暈耳鳴、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痠軟、頭重腳輕、舌苔發紅等症狀,透過降壓溝放血可以起到降壓的作用,對由瘀血阻絡引起的高血壓也有明顯療效。
放血療法適用於輕度和中度高血壓患者,例如1、2級高血壓。當血壓在160mmHg以下時,放血可以協助降壓。然而,對於3級高血壓,即血壓已經達到180mmHg以上的患者,一般不建議採用放血療法。建議高血壓患者要注意飲食,選擇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保持規律的作息,戒菸戒酒,適量進行有氧運動,並結閤中藥調理和口服降壓藥物治療。常用的口服降壓藥物包括鈣離子拮抗劑伲福達、ACEI類依那普利、利尿類降壓藥壽比山、ARB類科素亞等。透過聯合藥物治療可以達到降壓的目的,不能僅依靠放血療法來治療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