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統計資料顯示,胃癌手術後的平均壽命為61.6歲。胃癌手術後的壽命長短與患者就診時間的早晚密切相關,同時也與腫瘤的惡性度和分化程度有很大關係。在情況相當或疾病進展相似的患者中,決定患者壽命長短的根本因素是腫瘤的分化程度和惡性度高低。
腫瘤的惡性度較高時,最年輕的胃癌患者可能出現在20多歲,患者的惡性度越高,細胞的增殖和發展就越快,年齡越大則發展速度越慢。主要取決於胃癌的分化程度,早期患者的病程不長,患者就診後的2-3個月,如果癌細胞未分化,往往會穿透胃壁或者已經有周圍淋巴結轉移。即使手術操作得當,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預後也不會太好。因此,胃癌手術後的壽命關鍵在於早期篩查,當患者出現不適症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不應輕視症狀,認為透過服用助消化和治療胃口的藥物幾天后會好轉,因為病情會快速惡化。如果患者的胃口感覺不適,應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關於胃癌,有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兩種說法,具體情況如下:
1.早期胃癌由於介入較早,淋巴結轉移率較低,統計資料表明5年生存率超過95%;
2.進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因分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統計資料顯示存活率只有5%-40%。就診時間的早晚決定了手術後對淋巴結清除程度的高低。如果手術範圍超過了淋巴結轉移的程度,那麼就是最理想的手術方案。就診越晚,達到理想程度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患者的壽命越短。
目前,胃癌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