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肌肉拉傷通常由於運動前準備不足、肌肉生理機能未達到劇烈運動所需狀態而發生。常見於訓練水平較低的體質較弱者,肌肉伸展性和力量較差,容易疲勞或承受過大負荷,導致急性肌肉拉傷。若遭遇此類情況,需遵循以下治療原則:
第一,讓肌肉充分休息。對於下肢肌肉拉傷,可採用石膏或支具制動,讓其休息。這種方法會使肌肉有時間自我修復。
第二,在24小時內進行冰敷。尤其是對於軟組織損傷較重或有皮下出血的位置,可採用冰敷來減輕出血。
第三,抬高患肢。這樣有利於下肢靜脈迴流,減輕軟組織水腫及疼痛症狀。
第四,使用活血止痛藥物。可應用消炎鎮痛的藥物,如塞來昔布膠囊、依託考昔片等。
第五,使用外用鎮痛藥物。如扶他林軟膏、氟比洛芬巴布膏等,可起到對症治療的作用。
第六,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包紮。使用合適的加壓包紮可以促進靜脈迴流、減輕軟組織腫脹,同時減輕毛細血管出血,具有保護作用。但也需要注意,包紮應適度,不能過緊,也不能過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