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腳部第五跖骨基底部出現骨折的情況下,通常需要評估骨折端是否出現了移位,斷端是否良好對位。如果出現明顯的移位,需要進行適當的手法復位,並進行石膏外固定;若無移位,則可直接進行石膏外固定。固定時間一般為4-6周。這樣不僅有助於骨折斷端的恢復,也可以讓踝關節外側的韌帶充分得到放鬆,從而促進其進一步修復。
在固定治療期間,需要將患處抬高,使其高於心臟水平位置。這樣可以減輕腫脹和炎性水腫,進而減輕疼痛。同時,還需要進行腳趾部位的活動,以增加患處的血液迴圈,促進炎性代謝產物的吸收,有助於加速康復。
此外,在治療中還可以口服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成藥,例如活血止痛膠囊和大七釐膠囊,來增加患處的血液迴圈,促進炎性代謝產物的吸收。一般固定4-6周後,骨折斷端能夠達到臨床初步癒合的狀態,此時可以開始進行踝關節的屈伸功能鍛鍊和下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