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主觀性頭暈是一種持續性、非特異性的頭暈症狀。該症狀持續時間常達三個月以上,表現為頭昏、頭沉、頭重腳輕等非旋轉性頭暈。患者常在行走時感到腳下無力、浮動感。儘管經顱多普勒、顱腦影像學檢查以及前庭功能檢查等多種器質性檢查都未發現陽性問題,該病症仍可對患者造成焦慮、抑鬱情緒。
患者在睡眠及情緒刺激後頭暈症狀常有所加重。此種症狀與患者多種疾病相關,如缺血、藥物不良反應、代謝和內分泌疾病。此外,頭頸部疾病也可導致慢性主觀性頭暈。治療該病症的關鍵在於辨識其病因,從而採取相應治療措施。藥物治療通常以鎮靜劑、抗抑鬱藥和抗焦慮藥為主,其療效因人而異。
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並適當進行運動。還應避免長時間保持頭部在同一姿勢,減少過度地熬夜和酗酒。此外,飲食中應避免過多攝入咖啡因等興奮劑。對於有明顯抑鬱、焦慮情緒的患者可考慮進行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等。總之,慢性主觀性頭暈需積極治療,避免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