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迴圈腦梗死是指由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大腦後動脈供血區域壞死所引起的一種梗死。這種型別的梗死包括腦幹、小腦、丘腦、海馬、枕葉和部分顳葉。據統計,後迴圈腦梗死的死亡率約為5%左右。如果後迴圈梗塞是由基底動脈閉塞引起的,死亡率可高達90%。即使採用積極的溶栓治療,生存率也不到50%。
患者呈現後迴圈梗死的症狀包括頭暈、步態不穩、眼球運動不靈活、瞳孔異常、共濟失調、言語障礙、延髓麻痺、吞嚥困難和肢體不靈活等。因此,儘早發現和治療後迴圈腦梗死至關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對於基底動脈閉塞引起的後迴圈梗死,建議緊急進行器械取栓治療。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器械取栓治療,則可使用溶栓治療。此外,冠心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患者需定期進行篩查,及時發現並控制相關疾病,預防後迴圈腦梗死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