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是指由於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引起腦缺血缺氧性改變。頸內動脈系統或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時,患者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症狀和體徵,主要取決於病變累及的血管。
頸內動脈系統供血不足時,患者會出現眼前發黑、肢體感覺障礙、運動功能障礙和言語功能障礙。患者如果出現頭暈、平衡障礙和共濟失調,可能是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的表現。一般來說,腦供血不足發生於中老年人,多數患者有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病史。腦動脈粥樣硬化時,管腔狹窄、管壁僵硬、血管彈性較差,某些應激的情況下,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如果患者有高血脂和糖尿病,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緩慢,也容易引起腦供血不足。在確診腦供血不足後,可以口服改善腦代謝和改善血迴圈的藥物來治療。
治療改善血液迴圈的藥物有西比靈和銀杏葉滴丸;改善腦代謝的藥物則一般應用奧拉西坦和吡拉西坦。如果患者年齡大於50歲,也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同時,也需要控制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壓等,預防腦供血不足的再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