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病因複雜,包括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在後天因素中,有一些可以造成大腦損傷,從而引發癲癇發作。
1、產傷是一種常見的致病因素。其中,約有10%的癲癇患兒在出生時經歷了各種產傷,如產鉗或胎頭吸引後的引產、嚴重窒息、顱內出血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大腦損傷,從而誘發癲癇。
2、顱內感染也是一種常見的後天致病因素。各種腦炎如病毒性腦炎、免疫性腦炎等,經過治療以後可能急性期病情痊癒,但是過一段時間也可以發生癲癇。
3、腦部寄生蟲感染也可以導致癲癇。例如,腦囊蟲病或腦型血吸蟲病等都可以引起腦部的損傷,從而導致患兒發生癲癇。
4、腦外傷是誘發嬰幼兒及兒童癲癇的一箇常見因素。一般來說,比較嚴重的腦外傷如合併了昏迷、顱骨骨折或腦挫裂傷可以伴有癲癇發作,而比較輕的外傷則通常情況下不會誘發癲癇。
5、大約佔癲癇總數的1%左右的腦部腫瘤也可能會引起兒童癲癇發作。此外,各種原因所引起的缺氧、中毒也可能造成大腦損傷,從而導致癲癇發作。
總之,癲癇的病因非常複雜,後天因素大多與大腦損傷有關。因此,減少兒童的頭部外傷和感染,對於預防癲癇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