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痙攣是一種神經肌肉疾病,主要表現為眼皮的不受控制的抽動和眨眼。其症狀輕重不一,可分為三種型別。
輕度症狀的眼瞼痙攣表現為陣發性的輕微抽搐,不會影響視力,但早期常伴有眼乾、畏光等症狀,容易被誤診為乾眼症。
重度症狀的眼瞼痙攣則表現為明顯的抽動,使睜眼困難,影響視線,致使視力功能障礙,有時甚至可以引發功能性失明。
晚期症狀的眼瞼痙攣則表現為持續性的眼瞼閉合,患者無法進行正常活動,如直視、對話、閱讀或看電視等,嚴重時可出現功能性視覺障礙。頻繁的眨眼使患者眼周、鼻根部面板出現明顯皺紋。患者常伴有畏光症狀,戴上墨鏡或處於暗室中症狀會減輕。此外,大多數患者也存在感覺軌跡,即特定部位觸控症狀會減輕,如額頭或眼周。
眼瞼痙攣的病因複雜,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最常見的是原發性眼瞼痙攣,該病是局灶性肌張力障礙性疾病,由於眼輪匝肌痙攣引起眼瞼不自主閉合,且多數為雙側進行性病變。該病在中老年人中較為常見,女性多於男性,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較高。儘管病因不明,發病頻率和時間也不同。
多數患者病情在3-5年內逐漸穩定。約1/3的患者會伴有其他運動異常,如梅傑綜合徵、原發性震顫或帕金森病等,診斷時需排除眼角膜、結膜炎、倒睫和瞼緣炎引起的繼發性眼瞼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