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做夢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長期做夢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一是心理因素,如患者日常情緒緊張、焦慮、壓力較大時,容易導致情緒不穩定,進而長期做夢,尤其在淺眠期,大腦中的某些細胞仍處於興奮狀態,易產生夢境。二是生理因素,如飢餓、飽食過度、大量運動、觀看緊張的影視劇等,均容易導致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若這些刺激發生在睡前,也容易導致長期做夢。
解決長期做夢問題的方法包括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心理方面可以透過心理治療、放鬆訓練、冥想和良好的心態調節來改善情緒不穩定狀況。生理方面則應避免睡前進食過量、過度運動和觀看緊張的影視劇等刺激,同時保持比較穩定的生理狀態,使大腦能夠進入放鬆狀態,從而減少做夢。此外,建立良好的睡眠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適的睡眠環境和舒適的睡眠姿勢也有助於減少長期做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