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大便外有白色黏膜和血絲,可能是由於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道息肉等。
痢疾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細菌會對腸黏膜造成損傷,導致腸道分泌積聚大量黏液和引起腸壁滲血。因此,排便時會伴有白色黏液和血絲。
潰瘍性結腸炎常常在結腸下段、乙狀結腸等部位發生,導致腸道黏膜壞死、脫落和區域性滲血。排便時因為壞死脫落的結腸黏膜和血絲一同排出,出現大便伴有白色黏液和血絲的症狀。
腸道息肉出現時,息肉會對腸道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分泌大量黏液。由於對息肉的刺激可能會導致出血,所以在排便時,出現大便伴有白色黏液和血絲的症狀。
因此,出現排便時伴有白色黏液和血絲的症狀需要引起關注。如果持續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醫生會進行患者的病史調查和詳細的身體檢查,並可能需要進行腸鏡檢查和病理檢查,以確立正確的診斷。根據病因不同,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