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患者最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這種疾病通常與進食含有細菌的食物有關,因為細菌在胃腸道內繁殖並釋放毒素,引起胃黏膜刺激,從而導致噁心、嘔吐等不適。痢疾桿菌感染與急性胃腸炎相似,但是通常會產生強烈的便意,卻排出少量膿血便,這種情況稱為裡急後重。在症狀方面,噁心、嘔吐常常會伴隨出汗等症狀,這是由於副交感神經興奮所致。
要對急性胃腸炎進行診斷,通常需要進行血常規和大便常規檢查。在血常規中可能會發現中性粒細胞增多的情況,而在大便常規中則可能會出現白細胞和膿細胞等成分。針對急性胃腸炎的治療,常常採用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藥物。除了急性胃腸炎外,其他腸道外疾病也可以引起上述症狀,如下壁心肌梗死、低血糖等,因此在診斷時要同時進行心電圖和血糖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