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量少,糞便變稀的症狀。根據不同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腹瀉可分為感染性腹瀉、消化性腹瀉、激惹性腹瀉和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
針對感染性腹瀉,如對痢疾大腸桿菌感染的輕度急性腹瀉,應首選口服黃連素。此外,口服藥用炭能吸附腸道內氣體、細菌和毒素,應在餐前服用;鞣酸蛋白則可起到收斂、減輕炎症、保護腸道黏膜的作用,應在空腹時服用。
而消化性腹瀉則需服用胰酶多酶片,有助於促進消化和吸收。
對於激惹性腹瀉,可以考慮應用蒙脫石散,同時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態製劑,比如雙歧桿菌、乳桿菌等,有助於緩解症狀。
而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則可選擇口服雙歧桿菌、複方嗜酸桿菌、雙歧三聯活菌膠囊等藥物,有助於調整菌群平衡。
但無論哪種型別的腹瀉,治療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而且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過多或過涼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狀。另外,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