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腫是一種面板感染疾病,症狀為面板上出現紅腫痛,隨後出現膿頭,常見於面部、頸部、腋窩、腹股溝和會陰部等部位。當癤腫不斷流膿,說明病情較為複雜,需要進一步手術,並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療才能獲得治癒。
癤腫流膿說明出現了細菌感染,需要對患處進行常規消毒,同時留取部分膿液送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以便於確定病原菌種類和藥敏情況。接下來需要切開癤腫,將膿腫切開到達膿腔的底部,將膿液全部排盡,並清除失活的組織,加強換藥,以避免再次感染。經驗顯示,癤腫細菌感染出現化膿最常見的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因此通常可以採用一代頭孢或者青黴素類的藥物口服。
但如果癤腫比較大,或者患者出現畏寒、發熱等症狀時,應該考慮靜脈給予抗生素治療,並加強換藥。此外,根據細菌、藥敏培養結果,必要時需要調整抗生素的使用。對於癤腫的後期治療,建議患者注意休息,尤其是避免刺激區域性的物理運動,同時可以口服一些護肝藥物以加快恢復。如果癤腫繼續癒合不良,出現區域性感染擴散或全身出現感染性病變,需要及時就醫,以免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