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是指毛囊及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多箇相鄰毛囊受感染後可融合形成癰。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應以區域性治療為主,早期未破潰的炎性結節可採用熱敷、超短波照射等物理療法,也可外塗碘酊、魚石脂軟膏或金黃散。
對於全身症狀明顯、面部癤或合併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的患者,應給予靜脈抗生素治療。在膿頭出現後,可在其頂部點塗苯酚(即石炭酸)。如果有波動感,應及時切開排膿。未成熟的癤不宜擠壓,以免細菌進一步擴散。治療時應全身治療,病人適當休息加強營養,必要時應選擇鎮痛劑。可選用青黴素、紅黴素等抗菌藥物治療,根據藥物敏感性實驗調整抗生素。如果患有糖尿病,同時應控制飲食並給予抗生素治療。
早期可採用50%的硫酸鎂或75%的酒精溼敷,0.5%絡合碘溼敷也可促進炎症消退和減輕疼痛。如果已經破潰,需要及時切開引流。但脣部的癤不適合採用切開的方式,手術時機以癤中央區域皮下壞死、軟化時為宜,不宜過早或過遲。手術時應在靜脈麻醉下廣泛切開引流,清除膿液和壞死組織,儘量保留切口周圍的皮片。一般使用十字形或雙十字形切口,有時也可使用川字型切口,注意切口長度不應超過正常面板但要到達深筋膜,儘量清除所有壞死組織,再用紗布或碘仿紗布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