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複訓練是一項複雜的過程,包括肌肉、關節和本體感覺等不同方面的鍛鍊。在骨折後,肌肉長期不活動或固定會導致肌肉萎縮,因此必須進行肌肉功能鍛鍊。一項常用的方法是將腿抬高20-30度,整個下肢繃緊,在堅持到無法繼續為止前,一天練習2-3次。透過這種訓練,肌肉功能不會退化,甚至會逐漸恢復。
關節功能的鍛鍊同樣重要。在骨折穩定後,早期功能鍛鍊如屈伸、旋轉等,可以減輕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對以後的康復也有很大幫助。
此外,鍛鍊本體感覺同樣需要重視。本體感覺是人自身反射的一部分,對運動的協調至關重要。在骨折後,本體感覺會逐漸降低,因此需要進行相應的鍛鍊。
最後,在進行骨折康複訓練時,需要針對不同個體、不同骨折型別制定個體化的康複方案,確保康複訓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