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性龜頭炎是男性生殖器感染性疾病的一種。治療時需要採取相應的方法,控制症狀、消滅病原體,以達到治癒的效果。一般而言,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首先就是對區域性衛生清潔的保持。可用高錳酸鉀溶液稀釋後進行區域性清洗,每日清洗1-2次左右,連續清洗3-5天。清洗後需要保持區域性乾燥,這一點非常重要。
外用藥物治療也是治療淺表性龜頭炎的一種方法。常用的藥物包括紅黴素軟膏或百多邦軟膏等。患處或者疼痛部位可少量外塗這些軟膏,用量每次少許,3次/日,連續使用5-7天,取決於症狀的改善情況。
口服抗生素是進行抗感染治療的一種選擇。頭孢克肟膠囊是一種常用的抗生素,每次1粒,2次/日,連續口服3-5天即可。
對於存在有包皮過長或包莖的患者,必須考慮到手術治療。一般來說,需等待炎症完全癒合後,再進行包皮環切手術。手術旨在切除過長的包皮,以保持區域性清潔衛生,避免包皮垢、尿垢等在龜頭周圍的慢性刺激導致龜頭炎反覆發作。
總之,治療淺表性龜頭炎需要進行多種操作,以充分控制症狀並且消除病原體。需要強調的是,衛生清潔和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加強自我保健也應成為一種必要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