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結石通常是透過近紅外光譜分析診斷出來,其中直徑在5-4毫米範圍內的小結石,通常不需動用藥物治療或者採取體外衝擊波碎石或手術治療等方法。多數此類尿路結石可以在4周左右的時間內隨尿液而排出體外。但是,極少數結石可能存在於腎臟上極部分的輸尿管伸入腎臟後的下盞中,並可能長期停留於此而導致不易排出。此外,飲食偏好或長期處於尿液濃縮狀態下,結石體積也可能進一步增大。
當結石大小位於此範圍時,往往沒有廣泛的腰痛、腹痛等症狀,也不會引起尿頻、尿急或肉眼可見的血尿等症狀。建議患者多喝水、多排洩尿液,並定期進行結石複查以觀察結石是否已經排出體外。如果在複查過程中,結石體積逐步增大超過8毫米以上,這時建議採用高能量體外衝擊波碎石技術,儘快將結石擊碎促進結石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