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熱證是指肺臟內部火熱熾盛,阻礙清肅通暢,導致呼吸困難、咳嗽或喘息等表現的實質熱證候。該病因肺臟腑受風熱之邪入侵所致,或風寒之邪入裡轉化為熱邪聚積於肺所致。疾病表現包括髮熱、口渴、咳嗽、氣喘、鼻翼煽動、胸痛以及咽喉腫痛等。患者常伴有尿赤便祕等不適感,舌體呈紅色,舌苔厚黃,脈搏快而有力。治療上應以清洩肺熱為主。
中藥治療的常用方劑是麻杏石甘湯,可以進行加減。主要成分包括麻黃、杏仁、石膏以及生甘草。其中,麻黃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功效;杏仁可化痰止咳,潤肺清熱;石膏可清熱解毒,平肝降火;生甘草可和解百藥、甘化藥膜,止痛、清熱涼血。
鍼灸治療方面,常用的腧穴為肺俞穴、膻中穴、支溝穴、大陵穴、風門穴以及足三裡穴。這些穴位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增強肺臟的陽氣,從而舒緩病情。
平時可以多食用梨、枇杷、西瓜、冬瓜、絲瓜、竹筍、生藕等具有清熱、利水、潤肺作用的食物。透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預防肺熱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