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北方冬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寒冷乾燥,而南方則更潮溼陰冷。然而,醫生們卻說北方的冬天更易受到溼邪的傷害。原因在於,寒冷必然伴隨著水分,水液會停滯結聚形成溼氣,冬季的寒冷就必然伴隨著溼氣。可以理解為,寒冷增加一分,溼氣也會增加一分,二者相互關聯。北方的冬季氣溫明顯低於南方,寒冷加上地面的結冰使得北方的寒溼程度更高。寒溼侵入人體內,容易傷害機體,特別是對下半身產生不利影響,損害脈道,導致下肢的發涼、麻木和疼痛,甚至可以引發破潰、發黑和壞死。相比之下,北方的寒溼對人體血管的損傷更嚴重,這也是為什麼北方下肢動脈狹窄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南方的原因。
腿部出現不同性質的疼痛往往反映了更多的問題。抽痛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於缺乏鈣,同時也可能與血液迴圈不良有關。腿部跳痛的症狀通常與筋肉問題有關,或者可能伴隨著創傷感染或炎症。有些患者腿部出現跳痛,但沒有感染,往往是膝關節出現了問題。痠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大多數情況下是運動後肌肉發出的訊號。然而,如果痠痛長時間無法緩解且與運動無關,那就意味著血液迴圈出現問題,需要儘快就醫。脹痛則是氣滯血瘀的訊號。長時間不緩解的脹痛往往意味著情況更為嚴重。
為了護理腿部並排溼,可以選擇不同的食材和服用方法。比如,適量的紅豆、薏米、桂圓和山藥可以一起煮成粥或湯,起到散寒祛溼的作用,對於冬季的腿部護理很有幫助。但是,如果出現發燒或炎症等症狀的患者需要慎用。
對於外用方配料和使用方法,可以混合適量的陳皮和桂皮,按照5:1的比例進行研磨成粉。對於老寒腿患者,可以將粉末與黃酒調和後敷在患處,每次持續4小時;如果溼氣重、沒有疼痛只有腫脹的情況,可以將粉末與香油調和後敷在患處,每次持續6小時。
此外,還可以選擇兩個穴位進行刺激。如果脾胃功能較差,可以刺激足三裡穴;如果出現風溼性疼痛,可以刺激陽陵泉穴。但對於面板敏感易過敏的人來說,需要慎重使用以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