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防治
眾所周知,高血壓是最為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1.高血壓的定義
隨著健康教育的普及,對高血壓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高血壓的定義是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物的前提下,非洞日、進行了三次血壓測量後,收縮壓高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高於90mmHg,才能診斷為高血壓。
2.高血壓的分類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其患病率佔到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在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中,由於病因不明,臨床上常藉助降壓藥物來控制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指在目前的醫學發展水平和檢查手段下,能夠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
3.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利尿藥(如氫氯噻嗪、吲達帕胺)、受體阻滯劑(如洛爾類藥物,比如比索洛爾、託洛爾)、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如卡託普利、萊諾普利等)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如替米沙坦、顧沙坦等)。這些藥物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
高血壓是一種可預防和可控制的疾病。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應該定期進行隨訪和測量血壓,並積極採取治療措施,以減緩靶器官損害並預防心腦腎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