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生會對心率和脈搏造成影響。然而,心梗時心率和脈搏的變化取決於心肌梗死累及的血管和發生的部位。
當心肌梗死發生在右冠狀動脈時,臨床上會表現為下壁心肌梗死。這種情況下,冠狀竇的供血會受到影響,通常會導致心率減慢和血壓降低。在嚴重的情況下,心率甚至可能降至每分鐘40-50次或者30-40次。
相反,如果心肌梗死發生在前降支或者迴旋支,臨床上會表現為前壁或者高側壁心肌梗死。在早期,患者的心率可能會增加,伴有可能的心律失常,其中最常見的是室性心律失常,也就是室性早搏。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患者可能會發展成休克,此時血壓也會下降,伴有心率變慢的情況。
總而言之,心肌梗死會對心率和脈搏產生不同的影響,具體取決於心梗累及的血管和發生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