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可根據甲狀腺掃描成像結果分為冷結節和熱結節兩類。
冷結節不產生甲狀腺激素,核素掃描時不攝取碘。
熱結節產生甲狀腺素,核素掃描時攝取碘較多。
對甲狀腺結節的分級主要包括超聲分級(TI-RADS分級)和穿刺細胞學分級(FNA Bethesda系統)。
甲狀腺結節的超聲分級如下:
0類:無結節或超聲表現為瀰漫性病變,惡性風險為0。
1類:結節陰性,超聲表現為正常甲狀腺(術後),惡性風險為0。
2類:結節良性,超聲表現為囊性或實質性為主的良性結節,形態規則,邊界清楚,惡性風險為0。
3類:結節可能良性,超聲表現為不典型的良性結節,惡性風險<5%。
4類:結節可疑惡性,超聲表現為惡性徵象(實質性、低迴聲或極低迴聲、微小鈣化、邊界模糊/微分葉、縱橫比>1),惡性風險5%~85%。
4a:具有1種惡性徵象,惡性風險5%~10%。
4b:具有2種惡性徵象,惡性風險10%~50%。
4c:具有3、4種惡性徵象,惡性風險50%~585%。
5類:惡性,超過4種惡性徵象,尤其是存在微鈣化和微分裂症,惡性風險85%~100%。
6類:經病理證實為惡性病變。
隨著超聲引導下的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US-FNA)的進展,對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鑑別診斷越來越重視。
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由甲狀腺細胞增殖異常形成的,大部分是良性的。
對於無症狀、結節較小且無惡變表現的甲狀腺結節,可以定期複查,也可以使用甲狀腺激素抑制療法來防止結節增大。如果結節合併甲亢,需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對於較大的甲狀腺結節、突然增大的囊腫、產生壓迫症狀、超聲檢查提示惡變或經穿刺證實可能惡變、甲亢症狀無法控制的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頸部疼痛、咽部異物感、壓迫感、甲亢症狀等,並有時可觸及結節。因此,及時就醫並按照醫囑進行治療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