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通常會遇到舌腹部出現小疙瘩的情況。這可能是正常現象,也可能是由於瘢痕、黏液腺囊腫、舌下腺囊腫、疣等異常情況引起的。根據不同原因,建議患者進行相應的處理。
一、正常情況:
舌腹部位本身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靜脈,是下頜下腺導管開口處的隆起物,因此出現舌腹處小疙瘩是正常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二、異常情況:
1、瘢痕疙瘩:如果患者患有口腔潰瘍等疾病,導致舌腹處破損後癒合,可能會形成瘢痕,出現疙瘩症狀。通常無其他明顯症狀,無需特殊治療。如果出現瘙癢或疼痛等症狀,可以考慮冷凍、鐳射等治療方式。
2、黏液腺囊腫:由於區域性創傷或導管堵塞,舌腹部可能會出現黏液腺囊腫,臨床上可表現為區域性小疙瘩,通常為淺藍紫色半透明小皰,容易破裂並流出清蛋白樣液體。如果囊腫較大,甚至可能導致吞嚥、言語、呼吸困難。對於黏液腺囊腫的治療,主要採用手術方法,透過區域性麻醉切開黏膜,分離囊壁並取出囊腫。由於舌下區域血管豐富,術後可能會出現出血或血腫,因此需要進行醫學觀察。
3、舌下腺囊腫:由於舌下腺受損,腺泡破裂、黏液滲出,形成囊腫。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進行腔內注射,如鹽酸平陽黴素、無水乙醇等。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或無效,可以考慮微創手術或舌下腺摘除等手術治療。
4、疣: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面板良性增生物,在舌頭、口腔內壁等部位出現凸起物。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嘗試物理治療方法,如冷凍治療、鐳射治療等。如果物理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可以選擇手術切除。
此外,舌癌等疾病也可能導致上述症狀。患者應及時就診口腔科等相關科室,進行視診、觸診、血常規等檢查,明確診斷後配合醫生進行鍼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