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臥床一箇月後,若感到翻身時腰部和後背疼痛,可能是由於多種因素引起的,幷包括壓瘡、腰背肌筋膜炎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在此情況下,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和理療等方式緩解症狀和疼痛。
壓瘡是由長時間臥床且不換姿勢導致的。長時間連續壓迫導致腰背部面板區域性血流不暢,引發缺血、缺氧和營養物質不足,從而導致面板疼痛、硬腫,甚至形成水皰和潰瘍。在翻身時,會出現區域性摩擦,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疼痛感。為了改善症狀,需要頻繁更換患者的體位和姿勢,減輕區域性壓力和摩擦,並使用外用敷料減輕水腫並提供癒合環境。當疼痛嚴重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等鎮痛藥物治療。
腰背肌筋膜炎是長時間臥床所致,區域性受到寒冷和潮溼等刺激,導致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進而引發腰背部疼痛、發涼和面板麻木等症狀。當保持同一姿勢不動一段時間後,進行翻身活動時,會感到疼痛。為了緩解症狀,需注意保暖,進行區域性熱敷以防受涼。在醫生指導下,可以使用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藥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是由於長期臥床導致床墊硬度不合適,造成腰肌和筋膜緊張和痙攣,增加椎體壓力,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這會引發腰背部疼痛,翻身時症狀加重。患者可以適當進行下床活動,緩解區域性肌肉緊張。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可以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美洛昔康片等消炎鎮痛藥物進行治療。
除了上述因素外,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原因還可能是腫瘤。建議患者前往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應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注意保暖,糾正不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定時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