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懷孕後,可能會出現肚子上方胃部發硬的情況。這種情況常常是由於假性宮縮、消化不良、胎位不正等原因引起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首先,孕中期開始,孕婦會經歷假性宮縮。這種宮縮特點是間斷出現,不對稱,持續時間較短,且不規律。到了孕晚期,假性宮縮會逐漸增多。當孕晚期宮底高度達到上腹部時,區域性可能會出現硬化的情況。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無需特殊處理。但如果宮縮呈陣發性,伴有陰道出血或流水,就應及時就醫,以防止早產。
其次,孕期由於激素水平變化,孕婦活動較少,消化功能減慢,食物消化困難。如果大量進食或進食過硬食物,可能會出現腹部不適症狀,如胃脹氣和腹痛等。此外,孕婦受涼或進食過多產生氣體的食物也會導致胃脹氣。建議孕期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適當運動。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可以口服乳酸菌素片或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等藥物來幫助消化。
最後,胎位不正也可能導致胃部發硬。當孕婦子宮畸形,羊水過多或過少,或者骨盆狹窄時,胎位容易不正,多為臀位。孕婦可以觸控到胎頭,胎頭圓且硬,且孕婦在胎動時會感到季肋部的痠痛感,這可能導致腹部發硬。孕32周前的臀位一般無需矯正,但孕32周後,孕婦可以嘗試膝胸臥位、艾灸、鍼灸等方式來糾正胎位。在孕晚期,可以採用外倒轉術來矯正胎位。
除了上述常見原因外,如果孕婦患有胃癌等胃部疾病,也可能導致胃部發酸或發硬,甚至導致食慾不振。建議及時就診於醫院的產科、消化內科等相關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