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宮頸炎伴鱗化是指子宮頸間質記憶體在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等慢性炎症細胞浸潤的情況。該病的形成可能與流產、宮頸損傷、雌激素分泌紊亂、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等因素有關。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非常重要,在排除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子宮頸癌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的病理型別進行治療,包括物理療法、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患者通常會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狀,分泌物可能呈乳白色粘液狀,有時可能是淡黃色。大多數患者還會出現下腹墜痛等症狀,特別是在月經期間、排便或性交後症狀更加明顯,還可能伴有性交後出血的情況。婦科檢查時可以發現宮頸有糜爛、息肉等情況,還可能出現宮頸腺囊腫、肥大等病理現象。
治療方面,物理療法適用於糜爛面積較大或炎症浸潤較深的患者,通常可以採用鐳射、冷凍、微波等方式進行治療。物理治療應在月經乾淨後3-7天內進行,但不適用於有急性生殖器炎症的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藥物治療適用於糜爛面積小或炎症浸潤較淺的患者,可服用甲硝唑片、阿奇黴素片等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會陰部的沖洗,但不能將其用於陰道內沖洗。
手術治療適用於糜爛面積較深、較廣或累及宮頸管的患者,常採用高頻電波刀手術或宮頸錐形切除術進行治療。但宮頸錐形切除術有較大出血風險,因此需要根據患者情況進行選擇,並在手術過程中提前準備血液製品或進行及時止血等措施,以防止出現過多失血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會陰部的清潔乾燥,減少區域性摩擦,並避免性生活。同時建議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一旦發現宮頸異常應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甚至出現宮頸癌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