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是腦神經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其主要症狀為面部一側三叉神經分佈區出現陣發性劇烈疼痛。絕大多數患者患有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其特點是病程長且疼痛部位固定。目前,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主要方式。藥物治療可透過口服止痛藥如卡馬西平,以及奧卡西平等藥物來緩解症狀。輕度三叉神經痛患者在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後可能會逐漸緩解,但有些患者仍無法得到有效緩解,對於這種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
當前,臨床上普遍採用微血管減壓手術來治療三叉神經痛,尤其是對於頑固性三叉神經痛而言。當藥物治療或其他保守治療方法效果不佳時,可以選擇進行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手術,這是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案。該手術為微創手術,一般在耳後切一箇4-5cm長的切口,然後在顱骨上開一箇1元硬幣大小的洞,透過此洞使用一箇棉花球大小的墊片將受壓迫的三叉神經與周圍組織分離,從而達到緩解三叉神經痛的目的。術後恢復較快,通常在4-5天內即可出院。手術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比如短暫的面部麻木,或術後暫時性頭暈,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腦脊液漏或輕度出血。然而,由於目前手術裝置和技術均有顯著提高,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