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的症狀

食積症狀可分為兩類,不同症狀如下所示:

一、乳嬰兒吃母乳後,如果發生食積,會出現不想吃奶、不願吸吮、嘔吐奶渣或奶塊、口中有乳酸味、腹脹、腹痛、哭鬧不安、大便酸臭等症狀。

二、一歲以上的幼兒食積大多是伴有食慾不振、嘔吐酸臭、腹部脹滿、大便臭穢、腹痛欲便(大便後痛減,即大便後腹痛減輕),還可能出現手足心熱、煩躁多啼、夜間休息不安、舌紅苔厚、脈滑數,或者指紋發紫等臨床症狀。

食積症狀出現時,可首選小兒推拿治療。其中,補脾經、揉板門、分腹陰陽可以疏調胃腸、健脾和中;運內八卦、推四橫紋可以消積理氣;清大腸、拿天樞、推下七節骨可以清理腸道,通暢便祕。

小兒推拿對於治療食積症狀非常有效,推拿的手法包括補脾經、揉板門、分腹陰陽、運內八卦、推四橫紋、清大腸、拿天樞、推下七節骨等。這些手法能夠幫助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緩解食積症狀,恢復胃腸正常執行。

更多推荐

小兒推拿消化不良手法

在臨床實踐中,常見到小兒出現噁心、嘔吐、拒食、大便乾結或稀溏等消化不良症狀。當這些症狀出現後,建議家長們首先前往醫院就診,排除了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的器質性病變後,可以適當採用小兒推拿作為輔助治療。在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症狀時,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以下幾種:1、清胃經:胃經位於手腕橫紋處與拇指指根交界處,通常清胃經的手法是從手腕...

小兒推拿能退燒嗎

在臨床實踐中,當嬰幼兒發生高熱時,除了使用退熱藥物,還可以採用小兒推拿的技巧來緩解體溫升高的症狀。例如,可以利用清肝經和清肺經的手法,以及清天河水和退六腑的技巧,都能有效地達到退熱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1.清肺平肝:清肺經和清肝經的穴位是常用於感冒發燒的常規手法。肝經穴位於食指的掌面,沿著指根到指尖的方向,形成一條直線...

小兒捏脊的方法

捏脊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具體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夾持肌膚。拇指放在後方,食指和中指放在前方。然後食指和中指向後扭動,拇指向前推動,同時捏壓並向枕部推移。2、手握成拳,拇指和彎曲的食指橈側部夾持肌膚。拇指放在前方,食指放在後方。然後拇指向後扭動,食指向前推動,同時捏壓並向頸部和枕部推移。根據操...

小孩有地圖舌是什麼原因

地圖舌是指舌面上的舌苔剝脫不均勻,呈現地圖狀的舌象。在中醫中,地圖舌被稱為花剝苔,它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由於兒童常常存在脾胃功能不足的生理特點,所以地圖舌在小兒中較為常見。這種情況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後天形成的。以下是小兒出現地圖舌的常見原因:1、口腔疾病:這種情況被稱為良性遊走性舌炎,通常與兒童的消化不良、腸道寄...

4歲寶寶手心潮熱怎麼回事

嬰幼兒手掌或腳掌潮熱在臨床上常見於疳積、脾虛和血虛陰虧兩種情況。其中,疳積和脾虛是導致手足心發熱最常見的原因,尤其在三歲以下的嬰幼兒中更為普遍。而四歲寶寶手掌潮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飲食因素:不節制飲食、暴飲暴食、不按時進食,或長期過量食用零食可能會損傷脾胃功能,影響消化吸收,導致積滯,如果積滯持續時間較長,水谷...

給寶寶捏脊的好處

脊椎按摩療法是一種治療方法,透過連續按摩脊柱上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過去,這種方法常用於治療小兒營養不良等疾病,因此被稱為脊椎按摩療法,屬於小兒推拿的一種。給寶寶按摩脊椎有很多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脊椎按摩可以疏通經絡,調節陰陽,促進氣血執行,改善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等。背部的足太陽膀胱...

小孩睡覺頭上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兒童睡覺時頭部出汗較多,常見原因如下:1、生理因素:兒童身體發育尚不完全,植物神經功能控制不夠成熟。當孩子入睡後,交感神經仍處於一段時間的興奮狀態,加上汗腺較為發達,就會出現多汗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凌晨後就會減輕出汗。此外,如果晚上穿的衣服過多,或被子過厚,室溫過高,都可能因溫度過高而導致出汗,脫去衣物、減薄被子可以緩...

小孩喝咖啡的好處與壞處

咖啡對小孩的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咖啡中的咖啡因是一種生物鹼,對於孩子的大腦具有刺激作用,會刺激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咖啡因影響下,向大腦輸送的血液量會減少,導致睡眠受到干擾,進而影響兒童的生長髮育。2.過量飲用咖啡會刺激孩子的胃腸道,導致胃酸分泌增多,從而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3.喝咖啡還會影響孩子對維...

兒童咳嗽按哪個部位能止咳

兒童咳嗽的止咳方法如下:1、按摩清補脾穴:清補脾穴位於拇指外側緣,具有健脾和胃、消化積滯的作用。每五分鐘按摩500次。2、按摩清肺經穴:清肺經穴位於無名指面指根到指尖連線的上方。它的作用是瀉熱解表、止咳化痰。可以每五分鐘按摩500次。3、按摩運內八卦穴:運內八卦穴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處的橫紋內2/3和...

小寶寶拉肚子艾灸哪裡

寶寶出現腹瀉症狀可能是因為虛寒,可以嘗試使用艾灸來緩解症狀和輔助治療。艾灸是一種傳統醫學的基本治療方法,屬於理療法和外治法的範疇。透過正規的艾灸治療,可以有效緩解臨床症狀並改善迴圈。針對寶寶腹瀉,可以選擇以下幾個穴位進行艾灸治療:1、神闕穴:該穴位位於肚臍附近,可以用來治療腹痛、腹瀉等症狀。2、天樞穴:該穴位位於肚臍旁...

一歲寶寶反覆發燒39度怎麼辦

一歲寶寶體溫達到39℃,即為高熱,需要採取降溫治療。以下是具體措施:1、使用退燒藥物: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兒科常用的退燒藥物,它們在兒科使用時相對安全。同時,寶寶還應多喝水,因為發燒時體內水分會蒸發。2、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相應治療。一般來說,病毒感染沒有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如果是細菌感染,需要給...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