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診療中,紫癜被稱為葡萄疫。根據其臨床面板疹情況及伴隨症狀,可以將其分為三種型別,具體如下:
1、熱毒發斑:此型紫癜的特點是起病急,面板呈鮮紅色,並伴有高出面板的瘀點和瘀斑。常伴有發熱、口乾等症狀,屬於單純型。一般可使用犀角地黃湯和銀翹散進行加減治療。若瘙癢明顯,可加用蟬衣。
2、溼熱傷絡:此型紫癜主要出現在下肢,呈色素密集的瘀點。患者可能伴有關節腫痛、腫脹、噁心、腹痛等症狀。中醫診斷為溼熱傷絡症,通常使用犀角地黃湯進行加減治療。對於關節疼痛者,可加入虎杖、桑枝、土茯苓;對於噁心嘔吐者,可加黃連、半夏;對於腹痛明顯者,可加延胡索、山楂等類藥物。
3、脾氣虧虛:如果患者病程反覆發作,病程較長,並伴有神疲、乏力、納呆等症狀,可能屬於脾氣虧虛型紫癜。一般可使用歸脾湯進行加減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還需告知患者避免加重紫癜的因素。建議患者飲食清淡,多攝入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同時,務必注意休息,避免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