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發生後的6-12小時內,可以考慮採用血管再通治療方法,包括溶栓藥物、血管內支架技術和冠脈搭橋技術,以徹底解決心肌梗塞或冠脈狹窄閉塞的問題。
在藥物治療方面,首選抗血小板藥物,尤其是急性期可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因心梗是由冠狀動脈斑塊脫落引起,繼而血小板凝集導致血管堵塞,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至關重要,是基礎治療措施之一。
除了抗血小板藥物,還可以使用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和硝酸異山梨醇酯(消心痛),或者五-單硝類藥物依姆多和魯南欣康(單硝酸異山梨酯)。這些藥物能夠擴張冠狀小動脈和小靜脈,既有助於增加心肌供血,又有助於減輕心臟負擔。
如果患者心跳正常,血壓正常,且沒有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等併發症,可以考慮使用β受體阻斷劑,以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梗引起心律失常的風險,從而改善預後。
此外,他汀類藥物在治療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心梗的機制是冠狀動脈斑塊形成,然後斑塊不穩定脫落,進而形成血栓。因此,使用他汀類藥物可以穩定斑塊,控制血脂。在積極治療的情況下,斑塊可能逆轉或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