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疑慮,需要實施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學檢測。病原學檢測的主要方法是採用RTPCR或NGS技術,在鼻咽拭子、痰液、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尿液等樣本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
對下呼吸道樣本如痰液或氣道抽取物進行檢測,會更加準確。核酸檢測結果可能會受到病程、樣本採集、實驗過程、檢測試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應該規範採集樣本,並儘快將樣本送檢。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黃金標準,如果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則意味著該患者目前尚未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然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存在假陰性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多次檢測。
如果患者在潛伏期內進行多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則可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一般可以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