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又稱足癬,是一種由面板癬菌引起的真菌性面板疾病。其主要病原菌包括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其中紅色毛蘚菌是最常見的病原菌,佔發病的50%以上。腳氣主要透過接觸傳染,例如患者共用鞋襪、手套、浴巾、腳盆等,或透過用手搔抓患癬部位。
在臨床上,腳氣可分為三種型別。水皰鱗屑型最常見,好發於足趾間、足掌、足跖以及足側緣。患者可能出現針尖大小的深在性水皰,皰液清,不易破潰,瘙癢劇烈,伴有鱗屑和脫皮現象。治療上,可以外用聯苯苄唑乳膏,口服伊曲康唑膠囊。同時,保持腳部衛生,勤洗腳,穿純棉、寬鬆的襪子也很重要。
角化過度型足癬多見於足跟以及掌跖部位,皮損常乾燥、角質增厚、表面粗糙脫屑,容易出現皸裂、出血,一般沒有瘙癢,但有皸裂時伴有疼痛。治療上可以使用外用益康倍鬆軟膏和維生素E乳,並進行保鮮膜封包治療。如果出現明顯的皸裂,還可考慮口服鹽酸特比萘芬片。
浸漬糜爛型足癬常見於足趾縫,尤其是第3-4和第4-5足趾之間。患處面板會發白、鬆軟、剝脫出潮紅的糜爛面,並伴有裂隙、瘙癢以及細菌感染的可能。治療上可應用複方酮康唑洗劑和聯苯苄唑噴劑,同時口服氟康唑膠囊。在治療期間要注意腳部衛生,洗腳後擦乾水分,保持鞋內清潔、乾燥、衛生。
總之,患有腳氣的患者應到正規醫院,在專業的面板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