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又稱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指的是新生兒在出生後不久,由於肺不張而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青紫、呼氣性呻吟、吸氣性三凹徵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狀。
該疾病的病理特點在於細支氣管至肺泡壁上有嗜伊紅性透明膜。通常發生在早產兒身上,主要原因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導致肺不張,因此也被稱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綜合徵,是早產兒早期呼吸衰竭和死亡的最常見原因之一。診斷肺透明膜病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和X線檢查,X線影像上可見單側肺透明度增加、血管紋理散開和稀薄,從而可以明確診斷肺透明膜病。
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氧療、活性物質替代療法和支援療法。氧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措施,活性物質替代療法可透過氣管內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質來進行。支援療法包括保暖、營養補充以及水電解質平衡的維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