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痙攣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其主要病因是面神經根部受血管壓迫所致。面肌分佈在左右兩側,分別受兩根面神經的控制,很少出現同時受壓迫的情況,因此多為單側發病。早期症狀表現為一側眼皮跳動,病情嚴重時,除了眼皮跳動外,同側面部和嘴角也會出現抽動。
大多數患者在病發初期並未感到疼痛,僅出現外貌不佳等問題時,錯誤地認為這隻是一箇小問題,導致治療常常被忽視。然而,如果長期不進行治療,持續的抽搐會導致面部肌肉萎縮變形,嚴重時會引發聽力、視力和運動障礙,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產生重大影響。
藥物治療可減輕部分患者面肌抽搐症狀,特別適用於病情初期、無法接受手術或拒絕手術的患者,以及術後症狀無法緩解者的輔助治療。對於臨床症狀較輕、藥物療效顯著且無不良反應的患者,可長期使用藥物治療。
顯微血管減壓術是唯一有效的根治面肌痙攣的方法。該手術在顯微鏡下進行,透過將壓迫面神經的血管放回原位,並對面神經進行減壓,插入醫用墊片來隔離腦血管和麵神經,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顯微血管減壓術類似於微創手術,不僅能夠治療面肌痙攣,而且手術安全可靠,不會對患者面部的任何神經組織造成傷害,保持面部完整性和神經功能。該手術的有效率很高,並已成為國際上常用的神經外科根治面肌痙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