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經外科中,骨瓣減壓術是一種常見的手術方法。例如,在嚴重的腦外傷或某些顱腦疾病需要開顱手術時,通常需要進行骨瓣減壓術。
骨瓣減壓術的目的是降低顱內壓力,以防止顱內壓力過高對腦組織的壓迫,甚至導致腦組織腫脹和腦疝等嚴重症狀。透過骨瓣減壓術,閉合的顱腔可以被開啟並擴大容積,從而減輕顱內壓力,防止由於顱內壓力過高而引發的嚴重甚至致命的後果。
具體而言,以下是骨瓣減壓術的適應症:
1. 患者患有嚴重的顱腦損傷,在手術清除血腫後,仍存在腦水腫情況,甚至顱內壓力不斷升高且難以緩解;
2. 在經過腦外傷手術清除血腫後,雖然顱內壓力有所改善,但很快又開始升高;
3. 自發性腦出血後,即使透過手術清除血腫,顱內壓力仍然較高;
4. 存在大面積腦梗死,並伴有腦水腫和顱內壓力增高,此時情況特別危險,必要時需要進行骨瓣減壓術以緩解和控制病情。
總之,進行大骨瓣減壓術在必要情況下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減輕顱內高壓情況,促進腦部血液迴流,使患者恢復到比較安全的狀態。然而,骨瓣減壓術後遺留的顱骨缺損是一箇問題,甚至可能帶來一些安全隱患,因此通常需要及時進行顱骨修補,最好在術後3個月內進行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