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藥物:眼面肌痙攣患者可以選擇抗膽鹼藥物(如苯海索)、肌松藥物(如巴氣芬)和苯二氛草類藥物(如氯硝西泮)進行口服治療。然而,這些藥物的療效有限,加量時可能會出現口乾、頭暈等副作用,而且大多數患者對這些藥物的耐受性較差。
二、肉毒桿菌毒素區域性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最快捷、最有效的瞼痙攣治療方法之一。根據2020版中國肌張力障礙治療醫生共識,一項Ⅰ級證據和3項Ⅱ級證據研究證實肉毒桿菌毒素可以改善眼瞼痙攣的程度、緩解眼部不適症狀、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肉毒桿菌毒素治療瞼痙攣的不良反應通常較輕微,包括上瞼下垂、視物模糊、瞼裂閉合不全等。由於肉毒桿菌毒素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充分證實,它被推薦作為一線治療方法。
三、頸神經阻滯:重要的是減少瞼痙攣的運動神經誘因,特別是一些感覺性疾病,因為它們會導致眼部刺激和畏光等症狀。報道顯示,肢端肌張力障礙患者患者經頸神經結阻滯治療(透過阻斷眶交感神經來去除神經性刺激)後,神經性刺激症狀明顯減少。
四、周圍面神經分支切斷術:透過有選擇性地切除面神經分支的額支和顴支,降低其對瞼肌和眉毛肌的支配,以減輕或解除瞼痙攣。然而,這種方法容易引發麵神經麻痺的併發症,如眉下垂、角膜暴露和瞼外翻等。因此,臨床上不能單獨將這種方法作為治療手段。
五、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該手術主要針對因血管變異壓迫面神經而引起的瞼痙攣,透過進行第七腦神經的顱內微血管減壓手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據福島孝德的報告,590例嚴重瞼痙攣患者透過耳後小切口進行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總的治癒率達到99.5%,複發率僅為10%。
六、肌切除術:肌切除術的目的是透過傳統手術方法切除瞼痙攣引起的眼周和眼部輪匝肌的肌肉,從而減輕或消除肌肉的痙攣,解除因緊閉雙眼而導致的功能性失明,恢複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