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在中國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年輕乳腺癌患者所佔比例較高。在中國,年齡在40歲以下的患者佔總患者的12%,而美國則是6.2%。在歐美國家,年輕乳腺癌通常定義為年齡在40歲以下的患者。然而,2019年中國的“年輕乳腺癌診療與生育管理醫生共識”將年輕乳腺癌定義為年齡在35歲以下的患者。年齡是復發和死亡風險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對於年輕乳腺癌患者而言,生活質量和生育需求的要求更高,因此對年輕乳腺癌的治療應該更加慎重。
年輕乳腺癌的手術治療方面,患者常常關注保留乳房外形和延長生存期這兩個問題。實際上,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年齡與區域性複發率之間存在相關性,也沒有證據表明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可以改善存活率。對於年輕患者來說,保乳手術應該是首選的治療方法。結合腫瘤修復技術,可以保證手術後的外形最佳。如果患者沒有符合保乳條件,也可以選擇乳房切除並進行假體重建。對於伴有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保乳需要更加慎重。BRCA基因突變不會增加同側復發的風險,但會增加第二惡性腫瘤和新發腫瘤的發生率。
在化療方面,年輕乳腺癌患者是否應該接受更強、更長週期的化療方案是一箇重要的考慮因素。年齡只是化療方案制定的一箇參考因素,而不是唯一的依據。化療方案的制定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分子分型、分期和年齡等因素。
在內分泌治療方面,是否加強內分泌治療的一箇重要考慮因素是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和年齡是否在35歲以下。年輕乳腺癌患者應該考慮接受內分泌強化治療。治療方式包括卵巢抑制聯合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製劑。年齡在35歲以下的患者是卵巢抑制聯合芳香化酶抑製劑治療的絕對受益人群。
對於年輕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治療後有生育意願的人數相當可觀。由於化療可能增加卵巢早衰的風險,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應在治療之前告知醫生。醫生會在化療期間採取措施保護卵巢功能。目前用於卵巢功能保護的方法包括胚胎冷凍、卵母細胞冷凍、卵巢組織冷凍和GnRHa的應用。然而,由於操作困難和倫理等原因,目前臨床使用率並不普及。在臨床實踐中,GnRHa的使用最為廣泛,雖然不能完全保證卵巢功能的保留,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可行的。對於年輕乳腺癌患者而言,建議至少在乳腺癌手術後3年之後考慮生育問題。對於存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建議至少在手術後5年再考慮生育問題。對於正在接受內分泌治療藥物的患者,在準備懷孕前需停藥6個月,並在生育結束後繼續接受內分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