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鎂的藥物可分為口服和靜脈滴注等劑型。當機體缺鎂時,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導致低鈣血癥,影響神經肌肉興奮性。早期症狀包括神經肌肉興奮性亢進、肌肉震顫、手足抽搐、反射亢進和共濟失調。嚴重時可能出現譫妄和精神錯亂等症狀。
口服補鎂的藥物包括門冬氨酸鉀鎂片和葡萄糖酸鎂顆粒。門冬氨酸鉀鎂片的主要成分是門冬氨酸鉀和門冬氨酸鎂,能提高細胞內鉀離子濃度。葡萄糖酸鎂顆粒可以增加血液中的鎂濃度,同時能維持靜脈點滴硫酸鎂後的血液鎂濃度。
靜脈滴注的藥物包括硫酸鎂注射液。該藥物可用於預防和治療低鎂血癥,預防鎂缺乏,並降低血壓。硫酸鎂注射液常用於妊娠高血壓。但由於其含有苯甲醇,所以不適用於兒童肌內注射,且心肌損傷、心臟傳導阻滯等患者也不適合靜脈滴注此藥。
以上補鎂藥物使用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並監測血液中的鎂鉀濃度,以防止鎂離子和鉀離子過量而引起鎂中毒、腹瀉、噁心、胃腸痙攣、低血壓、嗜睡、無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道麻痺等不良反應。此外,為避免補充過量,也可以透過攝入食物來補充鎂離子,例如堅果、小米、燕麥和海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