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律是竇房結髮放衝動,調控心臟的心律,是正常的心律。而早搏則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既可以由生理原因引起,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導致,比如器質性心臟疾病、發燒、貧血、電解質紊亂等。在確定早搏的病因、型別和頻率後,可以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首先,關於生理因素,情緒緊張、激動、熬夜、吸菸、飲酒、喝濃茶或咖啡等都可能引起早搏和竇性心律的出現。這種情況下,患者的症狀一般不嚴重,但可能會偶爾出現心慌等不適。對於這些情況,主要需要去除引起早搏的誘因。即調整情緒,避免緊張激動,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吸菸飲酒,不喝濃茶或咖啡。透過這些措施,早搏一般可以自行消失。
其次,關於病理因素,一些器質性心臟病如先天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肺心病、擴張型心肌病等都可能引起早搏和竇性心律的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瞭解早搏的型別、頻率和心臟病的型別。對於偶發的早搏,可以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來調整。而對於頻率較高的早搏,可以使用藥物如胺碘酮、普羅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針對器質性心臟病,如先天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可以透過介入手術治療。對於冠心病,可以透過使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類藥物、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或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來進行治療。
此外,其他疾病如發燒、貧血、電解質紊亂、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可能導致早搏和竇性心律的出現。這些疾病可能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從而導致自主神經紊亂和心臟電活動紊亂。對於偶發的早搏,需要根據病因進行治療。例如,對於發燒,可以使用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物緩解症狀;對於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鉀,需要透過口服或靜脈滴注氯化鉀進行補充;對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可以使用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狀腺藥物來恢復正常功能。一般來說,透過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偶發的早搏會消失。而頻繁發作的早搏,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基礎上,可以使用酒石酸美託洛爾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