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前分泌物增多並伴有瘙癢,可能是由非病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非病理性原因可能包括經期前正常現象和清潔不當。經期前會陰部較為潮溼,加上內褲的透氣性不好,會刺激陰部面板,導致陰部瘙癢和分泌物增多。如果這些症狀在月經來潮後自行緩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另外,不及時更換內褲和不注意衛生也可能導致分泌物增多且瘙癢,但通常不伴有其他不適症狀。在平時要勤換洗內褲,多喝水,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這樣症狀就會逐漸好轉。
病理性原因包括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和滴蟲性陰道炎。月經前是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易復發的時期,由於月經前後會陰部的透氣性差,會增加復發的風險。在潮溼的環境下,假絲酵母菌更容易滋生,導致分泌物增多、會陰部瘙癢,並伴有白帶呈豆腐渣樣、外陰和陰道燒灼感等症狀。此時需要保持會陰部清潔,按時更換衛生巾。在月經結束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克黴唑栓進行治療。如果女性在月經前分泌物增多且瘙癢的基礎上,還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建議儘快到醫院就診,經醫生明確原因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