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狀病毒(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在感染者中,大多數人體免疫系統都能夠清除病毒並無需治療,尤其是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但一些人可能需要進行治療,尤其是當疾病導致了一定程度的病變時,通常會選擇手術治療或藥物輔助治療。
手術治療常用鐳射或電凝等方法,對於較大的疣體,可以採用切除的方式,術後還可以輔以藥物治療。然而,自身免疫力始終是最重要的清除因素。如果感染了高危型HPV且無法自我清除,就可能導致持續感染,此時HPV會與人體DNA結合,引發細胞增殖異常,進而發展為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即癌前病變。在發現癌前病變時,可以透過宮頸癌篩查進行檢測,並進行小型手術切除病變部位,從而同時清除HPV,通常清除概率約為70%。如果高危型HPV感染已經導致了宮頸癌,那就需要按照癌症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
HPV病毒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感染可導致尖銳溼疣等性病疣。在感染HPV病毒後,如果機體無法自我清除,就可能出現類似棘狀贅生物的疣。這些贅生物可以很小,如芝麻般大小,也可相對較大,直徑可達1-2cm,可能是單個疣體,也可能是多箇,可以生長在外生殖器、陰道和宮頸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