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損傷是一種軟組織損傷,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常見病因是劇烈運動,透過臨床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其典型症狀包括腫脹、疼痛、肌肉緊張、痙攣、僵硬、硬結,甚至皮下可能會出現淤青。按壓受傷區域時疼痛明顯加重,受傷肌肉活動和拉伸時疼痛加劇,受限等現象。
在骨骼肌損傷後,需要注意休息、靜養和制動,可以採用外用支具進行臨時固定。在受傷後24小時內,應該進行冰敷治療。也可以使用貼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膏藥,如扶他林軟膏或外用雲南白藥氣霧劑。口服非甾體消腫止痛藥物也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例如塞來昔布膠囊和邁之靈。
在康復期間,需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受傷後24小時以後可以進行熱敷、理療、烤電等對症治療。一般來說,大約需要3周左右才能恢復健康。然而,如果肌肉損傷嚴重,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