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腺瘤是一種良性病變,但存在惡變的可能性。70%的結腸癌起源於結腸腺瘤的惡變。根據病理特點,結腸腺瘤可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是最常見的型別,約佔腺瘤的70%。管狀腺瘤可以是單發或多發的,易出血,大小一般不超過2cm,並且通常具有蒂(連線結腸黏膜)。
絨毛狀腺瘤表現為絨毛狀和乳頭狀結構,基底相對較寬,沒有蒂,也易出血。而絨毛管狀腺瘤介於這兩種型別之間,在臨床表現上也介於兩者之間。
一般來說,腺瘤越大,惡變的機率越高。管狀腺瘤惡變的機率最低,分化程度相對較好。而絨毛狀腺瘤的惡變機率最高,絨毛管狀腺瘤則位於這兩者之間。
針對腺瘤,通常建議儘早進行處理,因為它們容易出血、惡變、增大,還可能引起腸道梗阻。處理方法通常採用內鏡下的套扎切除,或者採用內鏡下黏膜切除(ESD)和黏膜切除術(EMR)。如果內鏡下處理困難或發現明顯的惡變情況,患者應考慮透過外科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