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由於腹腔內各器官病變引起的,不同器官的病變都可能導致腹痛。有些患者在腹痛時還伴有排便感覺,而且排便後腹痛會減輕,這可能是腸道發生了病變。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急性腸炎,患者在腹痛後會感到腸子抽搐,明顯有排便的慾望,而且排便後腹痛會明顯改善。此時的排便為稀水狀腹瀉,但腹痛持續時間較短,通常在兩天或幾個小時後,腹痛會透過排便而緩解。
其次是腸梗阻,排便後腹痛緩解可能意味著腸梗阻已經解除,因為腸梗阻本身就表示腸道受阻。如果懷疑腸梗阻,必須到醫院就診,因為腸梗阻引起的腹痛持續時間較長,至少持續幾天,而且大多數患者在家中都難以忍受劇痛。
另外,大腸或小腸的炎症以及腫瘤性病變也可能導致腹痛,腹痛會刺激腸道蠕動加快,患者還會有排便的感覺。排便後,腸腔內的壓力得到釋放,腹痛會有所減輕,但腹痛持續時間較長,且不會明顯加重。
對於長期慢性腹痛,特別是在排便後腹痛有所緩解的情況下,建議儘快就醫,以便進行進一步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