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用於治療和預防細菌引起的感染。在臨床上,它通常適用於治療膿皰瘡、小面積燒傷、感染性潰瘍和尋常的痤瘡等化膿性面板病。對於輕微的挫傷和劃傷等小的開放性傷口,也可以適度使用。但是,對於較大、較深的傷口,不推薦使用紅黴素。
在使用紅黴素時,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對於輕微的挫傷和劃傷等小傷口,如果感染細菌後,使用外用紅黴素可以幫助消炎,促進傷口結痂和癒合。然而,不可以直接塗抹在新鮮傷口上,需要先進行清洗和消毒,並在傷口乾燥後再使用紅黴素。
此外,對於小的傷口而言,如果沒有出現化膿感染的情況,不建議經常使用。只需要對傷口進行充分清洗和消毒即可。因為常用紅黴素可能導致細菌出現耐藥性,輕則引起感染難以治癒,重則產生耐藥菌的風險。此外,紅黴素膏體具有一定的黏性,可能會將耐藥菌包裹在傷口周圍,致使細菌滋生,引發更嚴重的感染。
其次,紅黴素對真菌沒有效果,而較大、較深的傷口常常伴隨著真菌感染,因此外用紅黴素對這類傷口無法起到治療或預防感染的效果。
總之,紅黴素適用於表淺、較小的傷口,但不能濫用。使用之前,應先用生理鹽水或碘伏等進行清洗和消毒。如果傷口較大或較深,應儘快就醫並前往急診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