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感到疼痛無力,但沒有發熱可能與非疾病因素有關。舉例來說,過度勞累和睡眠不足可能導致乳酸堆積,出現全身疼痛無力的情況,但不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建議避免進行高強度的體力活動,併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儘量避免熬夜。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風溼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等疾病因素也可能導致身體感到疼痛無力。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括,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數情況下是細菌感染引起。炎症因子刺激可能導致全身痠痛,但若病情較輕一般不會出現發熱。建議根據醫生建議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或抗生素等藥物來緩解疼痛和根治疾病。
風溼性關節炎是由A組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現為多發性大關節炎,區域性出現紅、腫、灼熱和疼痛等症狀,但不伴有化膿現象和發熱。治療建議使用抗生素來清除A組鏈球菌,並根據關節功能障礙情況進行手術或置換術。
骨質疏鬆是骨代謝疾病,主要由於骨生成減少和骨吸收增多。骨質疏鬆會導致骨骼微結構破壞,增加骨骼脆性和減弱負重能力,患者可能出現疼痛和無力,甚至骨骼畸形,但通常不伴發熱。治療建議醫生指導下使用鈣劑和抑制骨吸收的藥物來減緩骨質流失,以及抑制破骨細胞的藥物治療。
除了上述因素,皮肌炎、類風溼關節炎等風溼免疫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慢性貧血、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能導致身體感到疼痛無力但不發熱。如果這種症狀持續不緩解,建議儘快就醫並進行適當的檢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