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詞通常指體溫升高,一般認為無發燒是體質良好的表現。然而,只有偶爾發燒並不能代表體質差,有時可能是因為疲勞等原因導致身體短暫抵抗力下降。
通常來說,體質較好的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清除細菌、病毒等致病菌,透過這樣的方式避免發熱症狀。頻繁發熱往往表明身體虛弱,抵抗能力差,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細菌和病毒感染。這類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補充營養,建議適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牛奶、牛肉等,並注意合理搭配營養。此外,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攝入,如獼猴桃、柚子、橘子等,可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對於發熱,如果體溫未超過38.5℃,可以採用冷敷額頭、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的方法。如果體溫已超過38.5℃,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醯氨基酚片等解熱鎮痛藥物治療。在發熱期間,要注意適量補水,以補充因發熱而流失的水分。
如果經常發熱,建議及時就診於醫院普通內科,並進行血常規等檢查。若發熱伴有咳嗽、咳痰的症狀,建議進行胸部CT檢查、痰塗片檢查、痰培養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