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以下兒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指的是兩歲以下兒童在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結果顯示為陽性。如果症狀較輕,可以在家中進行治療。如果症狀較重,例如高熱持續不退至39℃,可以前往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以進行血常規檢查、CT檢查等,從而明確病情,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一般來說,兩歲以下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相對較輕,有些兒童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一部分病例的症狀可能不典型,表現為消化道症狀如嘔吐、腹瀉,或僅表現為反應差、呼吸急促。極少數兒童可能出現多系統炎症綜合徵,表現為類似川崎病或非典型川崎病的症狀、中毒性休克綜合徵或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徵等,這些情況更多發生在恢復期。其主要表現為發熱伴有皮疹、非化膿性結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壓或休克、凝血障礙、急性消化道症狀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病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
如果兩歲以下兒童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就無需特殊治療,家長只需要注意觀察兒童的體徵,讓兒童多喝水,保持均衡飲食即可。如果兒童出現輕度症狀,如低熱、乏力、乾咳,此時需要注意讓兒童多休息。對於低熱情況,可以使用降溫貼或給兒童洗溫水澡等物理降溫措施改善,如果體溫逐漸升高,如達到38.5℃,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兒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顆粒等藥物進行退熱治療,家長還可以按醫囑給兒童使用雙黃連口服液、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藥物治療。
如果兩歲以下兒童出現重症情況,如多系統炎症綜合徵,此時需要多學科合作進行治療,儘早進行抗炎治療,糾正休克和凝血功能障礙,並提供臟器功能支援,必要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對於沒有休克的患兒,醫生首選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如果病情沒有好轉,還可加用甲潑尼龍製劑或託珠單抗製劑等進行加強治療。而對於伴有休克的患兒,首選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聯合甲潑尼龍製劑。對於難治性重症患兒,可以使用大劑量甲潑尼龍製劑進行衝擊治療,或加用託珠單抗製劑等進行免疫治療。
兩歲以下兒童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陽性結果,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可以透過多種途徑傳播,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染源主要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即使在潛伏期,也具有傳染性,而發病後的5天內傳染性較強。在兩歲以下兒童居家隔離治療期間,家長需要注意採取好防護措施,正確佩戴口罩,以免感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