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之一是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該檢測方法使用特異性抗體直接對樣本中的病原體抗原進行檢測,結果可作為早期感染的直接證據。儘管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但在疫情低流行區域,進行廣泛的檢測可能會出現一定比例的假陽性結果。因此,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後,建議進行複測,並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以明確診斷。
如果經過進一步的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則說明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應考慮普通感冒、肺炎等因素引起的體溫升高,建議及時進行物理降溫以改善臨床症狀,例如貼退熱貼、用溫水擦拭腋下或大腿根等部位。
然而,如果進一步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則可能存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於體溫升高為38℃的患者,如果沒有其他明顯症狀,通常可以選擇居家隔離並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同時,在進行物理降溫的同時,要多喝水、多休息。如果在隔離的第6、7天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中Ct值大於等於35,並且發熱症狀逐漸緩解或消失,才能解除隔離。對於病情惡化的患者,如發熱更加明顯或持續不退,並出現乏力、乾咳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則需儘快轉到指定醫院進行隔離治療,以促進康復。